我来自某某装修公司。你的房子需要装修吗?去年年初在省会买新房的马先生,最近就要被这些人利用了
装修从2010年底到现在的两三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电话和短信,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还没有交房的电话爆炸了
        马先生说,2010年初,他在省会高新区上铁银鑫花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房子,今年3月交付,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他的手机经常被一些使用
装修公司电话骚扰,除了询问新房子是否装修,还有一些装修材料团购、折扣等电话和短信。这些电话通常出现在工作时间,有时在晚上,因为马先生做生意,这些奇怪的号码,让马先生不接,不接,很麻烦。
        这些装饰公司从哪里得到了自己的号码?这也让马先生很困惑,因为他工作了一年多,知道他买房子的亲戚和朋友不多,这些装饰公司怎么知道呢?他还问对方如何得到他的号码,但对方没有说。我不知道如何保护我的权利,马先生非常生气,想换号码。
    
    有人转售业主信息
        马先生给记者发了两条最近收到的装饰信息,其中一家是建元装饰公司,根据短信号码,记者联系了装饰公司,对方得知记者说,他们也知道这对客户不好,但目前装饰行业竞争激烈,他们也想生存。他们愿意向双方道歉,并尽量不再以这种方式吸引客户。
        那么,这些装饰公司是如何获得马先生的电话号码和购买信息的呢?建元装饰公司负责人一开始说是别人来卖的,后来说是从朋友那里得到的,总是不愿透露具体的来源渠道。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装饰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一些细节。据报道,购买业主的个人信息是装饰行业的潜规则之一,一些装饰公司为了吸引客户花钱到一些特殊的个人信息公司购买社区业主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多次转售,渠道来源包括销售部门、物业公司和其他需要业主注册的地方。
    
    出售公民信息严重构成犯罪
        合肥148指挥中心专职律师沈峰表示,公民住房、手机号码等信息属于个人信息,具有隐私、所有权属性,涉及公民基本信息、财产状况、婚姻、家庭等个人隐私,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获得,容易造成欺诈等违法犯罪。
        沈峰介绍,中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其他方式窃取或者非法获取上述信息的,可以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虽然法律对个人信息有明确的规定,但公民的权利保护并不顺利,因为收集证据并不容易。如果信息泄露确实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业主有足够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告。